回轉支承的摩擦分析
回轉支承在使用過程中由于本身質量問題和外部條件的原因,其承載能力、旋轉精度和減摩性能等會發生變化,當其性能指標低于使用要求而不能正常工作時,稱之為回轉支承的失效。
回轉支承的磨損失效指表面之間的相對滑動摩擦導致其工作表面金屬不斷磨損而產生失效。磨損會造成配合間隙加大和滾道表面形狀發生變化,而且還會影響潤滑劑的潤滑功能,使軸承喪失旋轉精度甚至不能正常運轉。形成摩擦現象的導致原因有以下幾種:
1、回轉支承潤滑方式采用干油站集中潤滑,由于加油管路較長且管徑小難于保證油路暢通,回轉支承滾道及滾子得不到良好潤滑。
2、潤滑情況較差,密封情況不太理想,有煤粉進入滾道形成油泥,堵塞油道及注油孔,同時滾柱接觸部位存在點狀及環狀磨損痕跡。
3、回轉支承經常在低速大載荷工況下運轉,其承載能力是非常大的。目前小噸位起重機回轉支承較之大噸位起重機回轉支承的接觸應力要小,實際安全系數較高。而起重機噸位越大,則其回轉支承直徑越大,制造精度越低,其安全系數實際上反而較低,這就是大噸位起重機回轉支承比小噸位起重機回轉支承更容易損壞的根本原因。負載增加對配件間的縫隙處理不當,摩擦也就增加。精度的降低導致接觸面粗糙易損,更容易在相對滑動中產生摩擦。